ASSURE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廣泛接受的教學設計模式。其名稱是一個縮寫,每個字母分別代表模式中的一個環節:

分析學習者特徵

  • 一門好的課程必定是學習者特徵、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三者間最好的搭配和運用和適應。
  • 因此ASSURE模式的第一步就從分析學習者特徵開始.學習者可能是學生、可能是接受培訓的職工、也可能是某個專題或組織的成員,比如家長、經理、孕期婦女等。
  • 為了選擇適合又不同學習者特點的媒體、內容和教學方式,我們必須從如下三個方面來對他們進行分析:
    • 一般特徵
    • 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已有知識、技能、態度的當前狀況
    • 學習習慣和方式

一般特徵

    • 對學習者一般特徵的分析不涉及對教學內容的確定。
    • 但關係到對整個教學水準的正確把握、對教學中上下文的鋪陳,及對具體舉例的選擇。
    • 所謂學習者的一般特徵是指他們的年齡、年級、工作類別、職務類別、文化程度、社會經濟背景等因素。
    • 要知道,對於學習者特徵的哪怕是膚淺的分析也會對教學的全域和媒體的選擇起到很有幫助的作用。
    • 比如對閱讀有困難的學習者採用非印刷類的媒體就能大大提高教學的效果。
    • 再比如,你的學習者中有人類學家或者文藝界人士,你就要多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實例和材料。

對學習者相關知識技能現狀的分析

在準備一個教學的具體內容時/教學者無論自覺還是不自覺人實際上都已經作了兩個假定:

    • 其—,是假定了在所要教學的領域裡,學習者還不瞭解、不熟悉、未掌握甚麼,它們正是學習者能夠聽懂教學內容的基礎。
    • 這兩個假定似乎是不言而喻,但它們實際上是一個教學能夠成功的前提。
    • 而在實際生活中,把握不好這兩個前提的事例實在是太多了。有的時候是對學習者現有知識技能估計偏高,有時又估計偏底。結果不是學習者難以理解,就是學習者感到索然無味。

闡明學習目標

    • ASSURE模式的第二個內容是闡明日標。
    • 即闡明教學所要傳遞的資訊、解決的問題、建立的概念、教會的技能、改變的態度、建立的價值標準等等方面的目標。
    • 在準備教學時必須對於這個日標有嚴格、具體的分析和限定:哪些目標一定必須達到?哪些目標不可能達到?如何核對總和判斷這些目標是否達到?這都需要給出明確的陳述。

闡明目標的依據

  無論教學的內容、方式和條件有多大的差別,無論是何種水準、何種學科、針對何種物件的教學,都必須事先對教學目標有清晰的闡述,在教學時要認真地把握。否則就會出現那種令學習者厭煩而又無奈的“不知所云”“離題萬里”的教學。

闡明目標的ABCD

  • 下面我們具體地分析如何闡明一個教學的目標。
  • 概括來講,所謂目標應該包含行為、條件和程度三個層次的含義。
  • 再加上行為的主體,也就是學習者(學習者)一共四個要素。
  • 其英文字頭剛好是ABCD,為了便於記憶,我們稱之為:“目標的ABCD”:
    • 行為主體audience
    • 行為behavior
    • 行為條件condition
    • 行為的程度degree

下面我們以“學習使用電腦文字處理軟體(比如 Microsoft Word)為例。說明其行為主體A、行為B、行為條件C和行為程度D的表述:

通過電腦文書處理軟體培訓班的學習,

  • 學習者(主體A)在結業時要能熟練使用中文“Word97 For Windows”軟體(行為B)。
  • 能夠在一小時內錄入、編輯完成1000字的日常公文(條件C),其差錯率小於5%(程度D)。

選擇媒體與材料

  • 當我們分析了學習者特徵、闡明了教學的目標之後,就能夠確切地把握教學過程的起點和終點。
  • 學習者當前的知識技能水準是教學(教學)的起點,而已經闡明的教學目標則是教學要達到的終點。
  • 下面的任務就是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一通過教學來實現它。現在就要選擇媒體與材料了。
  • 關於媒體選擇最核心的因素,是選擇適合表達教學內容資訊特點的媒體。比如,教學要涉及美麗的、彩色的、運動的畫面內容,那採用錄像和電腦投影都是較為恰當的。
  • 如果教學內容涉及計畫和報表最好採用電腦螢幕展示。
  • 條件具備的話,應讓學習者手頭各有一份印刷拷貝。對於教材的選取,可有如下的做法:
    • 首先選用已有的教材
    • 其次是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對已有教材做加工修改
    • 自行設計製作合適的教材

運用媒體與材料

  • 無論是對已有媒體還是對自己設計製作的媒體,不同的使用方法是會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的。
  • 因此,ASSURE模式要求象重視媒體和材料的選擇那樣重視對它們的運用。
  • 運用是需要進行周密的計畫和認真的準備的。首先,在教學前要預先觀看和熟悉所選擇的媒體材料,進行預演。特別是對媒體問的銜接和連貫對於教學的效果關係很大。
  • 比如,在內容已做了介紹;要求學習者注意時問題已經提出的時候,如果由於教學者準備不足而翻來覆去找不到錄影帶中相關的內容,整個教學的氣氛就會被破壞。
  • 媒體格式的不一致和對新的播放設備的不熟悉往往會導致一次教學的失敗。其次,在教學時還要採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授課方法和教學策略。

要求參與和回應

  • ASSURE模式的第五步是要求學習者的參與。
  • 這一點對於教學效果影響最大。也是ASSURE模式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步。
  • 忽視了學習者的參與和響應,教學就是單向的傳播,單調的注人。
  • 而我們知道學習是人類的一個主動過程,如果缺乏學習者的參與和回應教學的效果是難以令人滿意的。
  • 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者要到達學習目標則必須對於教獅講解的內容進行思考加工和實踐。
  • 只有在正確的回應過程中新學的知識和技能才會得到強化。因此,凡是在目標中提出的要求,必須在最後的評估之前給學習者以操練和實習的機會。
  • 而且應該給學習者提供他們的操練和實習是否達到了目標要求的回饋資訊。

評估和修訂

  • ASSURE模式的最後一步是評估和修訂。評估是檢查教學的目標是否達到。
  • 修訂則是為了給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因此在每次教學完成後,不可忽略對教學效果的評估。
  • 而評估資訊的來源最重要的是學習者的反映。為了使評估進行的全面、客觀,需要針對教學的全過程回答下列向題:
    • 學習者(學習者)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嗎?
    • 選擇的媒體有助於目標的達到嗎?
    • 是不是所有學習者都能夠恰當接受和運用你所選擇的媒體與材料?

 引自教学设计及其ASSURE模式

 

我的論點:看完ASSURE模式的介紹與相關的應用,我覺得ASSURE模式是一個對學習者來說完善的學習模式。除了對學習者現況的分析,對學習目標也可以清楚的闡述,學習很重要的關鍵在於明白自己要學什麼,學的又是什麼,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去浪費所有能夠汲取的資訊和知識。另外對於學習者的參與回應在這個模式中也很受到重視,現在的教育目標傾向的是希望我們可以主動學習,但在既有的教育模式中學生其實還是傾向於被動接受資訊的,目前查詢了相關的ASSURE模式以及資訊融入層次的論點多半只有運用於科學或是數學等某幾項學科或者專業科目,所以如果這個模式能夠被加以運用或推廣,相信不只對於學生,對於所有的學習者都有一定的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