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博物館電腦教育軟體發展模式
來探究電腦輔助教學媒體的發展趨勢
 
王明仁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摘要
        電腦多媒體是現代科技的整合,是未來二十一世紀最佳的資訊傳播方式,它 透過電視、電影、電腦等途徑進入人類的生活中,不僅改變人們活動方式、 作業方法,同時也改變學習的模式。未來的學習模式,將是更多元化、更便 利、更豐富、更快速、更有效率的學習環境。現代博物館在社會教育領域中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致力「終身教育」及推動「學習社會」的尖兵,而二 十一世紀的現代博物館是提供社會大眾「眼見、心受、口說、手做、腦動」 的學習場所,博物館教育展示應用的電腦多媒體將成為參觀博物館時令人印 象最深刻、最受歡迎、對學習最有幫助的項目之一。本文以國立自然科學博 物館為例,探究博物館的電腦多媒體教育軟體發展模式及其演進過程,文中 提出目前該館電腦多媒體教育軟體發展模式及對未來發展教育軟體的具體建 議。從這些電腦教育軟體發展模式,來探究各級學校內電腦輔助教學媒體的 可能發展。

 

教學媒體的角色

隨著科技的進步,光電科技高速發展,人類的生活似乎也離不開科技,反而更加的依賴;在這樣的資訊社會中,身為未來老師的我們,更應要朝這樣的方向積極努力前進,以順應時代潮流,提昇教學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達成預期的教學效果;將教學媒體靈活運用於教學活動中,是現今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老師不僅要成為教學媒體的接受者、運用者,更應有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而成為教學媒體的創作者。

 
 
教師觀念


 

教師觀念

教學觀念的革新

提供開放教育的時空:

提供兒童人性的尊重、教材、教法及空間情境、管理的開放,營造適性教學的發展時空。

珍視增強個別化教學:

尊重、珍惜每一個體的民主、尊嚴,包容接納個別差異及特殊需求,提供最適切的指導,培養批判思考、自我應變和創造能力。

扮演多樣化教師角色:

藉由不同的時空,扮演亦師亦友,導引、諮詢、催化激勵功能,掌控運用各類教學媒體,生動教學,提昇績效。

如何運用教學媒體達到有效的教學

教師因素: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上除了要有豐富的知能之外,若能再兼備有選擇媒體、製作及運用的技能,必定能勝任愉快。

教材因素:

教材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實質內容,需要考慮到的是:什麼教材符合學生興趣、生活需要、深淺難易、份量多少,如何編排?如何呈現最有效?

教法因素:

教法是實現目標的手段,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目標更適用不同的方法;如何培養群體互動和諧人際,又兼顧個別差異個性發展,這就需要靠老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法與媒體的功能。

學習者因素:

學生教學活動的主角,老師必須對學生的特性、個別差異、學習動機、智能、人格及性向等有充分了解,再運用最合宜的媒體促使潛能充分發揮。

環境及設備因素:

一個精心規劃與維護的教學環境,是學生安全自由成長的空間;一套與課程教材配合的教學軟硬體,可提供學生具體操作到抽象概念的探討。

教學評量因素:

評量是檢核教學是否有效的指標,教師藉由主觀的自我評量、師生相互評量到專家學者的客觀評量,檢討優缺得失,始能精益求精更具成效

 
 
分類與功能


 

教學媒體的分類與功能

(一)教學媒體的分類

傳統的媒體:

也稱為非放映性媒體。

實物:

顧名思義即指實際的物體本身,如銅板、工具、植物、動物、昆蟲等,在教學中常是很容易、很方便取得的,並且具有非常高度教學價值的媒體。

模型:

模型是原物外觀形似,或是代表原物的一個三度空間立體模擬製品。模型常是以原物的一定比例縮小或放大製作而成。

多媒體組件:

是由多種不同的媒體所組合而成的成套視聽資料,常用於個別化學習或團體學習的教學情境。

印刷媒體:

透過印刷方式製作完成的媒體,可包含靜態及動態,在此只將介紹非放映性的靜態資料,靜態資料包括:

照片:是利用攝影底片直接沖印放大而成的有關人、事、物或概念的二度空間資料形式,能提供高度真實化的影像表徵。

圖片:是將人、地、物或概念在不透明材質的背景以素描、繪畫或攝影方式呈現的二度空間資料形式。

圖表:是利用素描、圖畫、符號、數字和文字提供簡明的資訊,描繪各種關係或解釋過程的不透明紙張。

漫畫:是人、事、物的簡單線條畫,用以述說故事或概念。

海報:是單張的素描、繪畫或攝影方式呈現的大張圖片。

掛圖:是指一疊大張尺寸的海報紙,其頂端繫在一起,以掛在類似畫架的架子上或黑板頂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好,一頁頁的依序翻頁使用的教材形式。

教學圖片:是一種伴隨文字說明,將人、地、概念、物體以視覺效果呈現,並且是為特定的教育目的製作的圖片。

閃示卡:是一種以硬紙卡或是其他不透明材質製成的卡片。

版類媒體:一班稱為「揭示板」,它是利用展示平面展示非放映性視覺資料,可以做臨時性展示或美觀地永久展示,也可以結合實物、模型及視覺資料等一起展出。

表演媒體類:戲劇表演用於教學,可分為兩部分,一為參觀戲劇表演,一為參與戲劇演出。參觀戲劇是間接經驗,而參與戲劇是直接經驗,可以獲得更深切的體會和領悟。

參觀旅行:是讓學生走出校外,實地觀察人、物、或過程的一種活動。使學生可以接觸到不能在教室裡觀察、學習的事物。

近代的媒體:使用時必須配合相關器材及放映才能呈現的教材與教  具。可分成簡易和大宗兩型:

簡易型:校內教師可單獨作業完成的媒體,如:

幻燈片;投影片;錄音;錄影;校內廣播等。

大宗型:製作費時、費力又耗錢,需要專家及校外廠商製作的媒體。如:

電視;電影;廣播;錄影帶。

新科技媒體:0年代後,利用電子、通訊技術的開發,以影像和聲音表達的新資訊媒體。包括:影碟片;微電腦;有線電視;電傳視訊;資訊網路系統;高畫質電視畫面;衛星傳播;緊急警報播出等。

(二)教學媒體的功能

教師若在教學活動中如利用適當的媒體,可激發學動機、吸引注意利、提供有意義的經驗、解說主題內容、示範操作及自我評量等功能。

1.具有教學的積極性:媒體不僅是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也可取代部份老師功能;教學是專業知能,也是一項藝術,善用媒體能啟發學習興趣,使學習深刻、持久並能大量吸收知識。

2.具有教育價值:教師選用媒體配合教材及教法,豐富教學內容與提昇績效;教師操作運用媒體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可以培養做事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的科學態度。

3.具多元多樣性:教學媒體是教育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美學+科 技的綜合運用,藉以傳達多元思考;突破時空限制,收聽觀看世界各地各類不同的資訊,縮短、平衡彼此差距。

 
 
未來發展


 

教學媒體的選擇應用 

選用媒體必需考量教學上的需要,依教學目標、內容、教材、教法、時機均要與媒體適切配合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實效。

(一)選擇教學媒體的原則

用視聽教材的「3R」原則是較適當的途徑:

1.選擇適當的教材:(Right  Material)。

2.使用正確的方法:(Right  Way)。

3.使用於適當場所:(Right  Place)。

(二)選擇教學媒體應考量的因素 

1.教材使用時間的長短及內容呈現方式─動態或靜態是否還需要影像、聲音同步呈現。

2.場所設備、教材的購置、製作、維護管理與經費等行政支援。

(三)選擇教學媒體的標準

1.功能性:媒體用途能傳達目標所需的刺激嗎?

2.經濟性:投資報酬率符合成本效益嗎?

3.方便性:軟硬體方便使用嗎?視聽特性如何?

(四)運用媒體的基本條件

1.具備正確的觀念

1)教學媒體不僅在輔助教學,更是教學的主體。

2)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3)媒體的多元應用能促成相加相乘的效果。

2.熟練的教學技術

1)視聽器材的操作與維護。

2)教學媒體的設計與製作。

3)善選各種媒體並善於運用。

3.使用教學媒體的原則

1)媒體各有所長,無法一體適用。

2)媒體無好壞之分,適合學生能力、方式最佳。

3)使用者應熟悉內容,達成目標為主要,勿播無關內容。

4)避免同時使用太多媒體,以免干擾學習。

5)隨時蒐集教材、運用,嚴格品管。

(五)教學媒體的新趨勢

教學現代化及新的教學理論與科技產品的導入,促使視聽教育與教育工學匯聚成教學媒體的主流。

1.個別化:
為擴展因材施教及個別差異的需求,各種動態、靜態媒體
PCCAI程式設計,均能具備個別化學習的效能。

2.自控式:
自我操控、自我學習、自我實現,具階段及終生學習的效
能。如CD. ROM的運用。

3.互動式:
人機交談、回饋、互動式電視教學、互動式影碟系統及互
動式CAI

4.自動化:
利用電腦程式設計,科技創新的應用。如電子看版,立即
標示主題;又如電腦檢索資料快速、正確而完整。

5.多元式:
多媒體教學,在整合性單元中利用,效果大,內容豐富、
活潑,滿足個別差異。

6.高層思考:
電腦智慧型的運用,面對知識的操弄及情境實例,進行
高層式思考與價值判斷。

7.流通共享:
無遠弗屆,沒有圍牆的學校,網路與系統規劃使知識大
結合。如BBS
電子郵件、學術
網路、國際百科
都是教學不可缺的重要資訊媒體。

8.科技整合:
各行各業資訊媒體的整合及配送,提昇資訊高速公路的
貨櫃運能。

 
概念


 

結論─媒體未來在教學上發展

此後的媒體有「多樣化、隔空化、雙方主導化、智慧型化和超越化」的演變,更具有「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特性,能立即檢索、儲存、傳達大量的資訊,不受時空的限制,大大增強人們學習能力,更擴展今後學習型態。

綜觀電腦科技之進展,與整個媒體之發展,相信未來媒體的發展將與「電腦科技」息息相關,甚至影響教學之型態,因此,教師在未來從事教學時,應積極的充實自我的專業,同時應要有一些認知:

  • 學習電腦操作的基本知能;
  • 留意各種媒體的發展;
  • 教學配合、運用的研究;
  • 重視如何引導學生學習。

當然,任何一項科技產品再怎樣完美,仍必需適當的加以運用與安排,才能發揮其相加相成之功能。因此,教師必需扮演引導之角色,以專業的知能來安排並鼓勵學生運用媒體,並提供適當的情境,將媒體運用至教學上,使教學有更高的效能。

資料來源:教學科技進修網站

Microsoft未來線上教學

老師如何使用熟悉的軟體發展具特色的教材?
精心設計的教案與教材如何分類及管理?
教師間的教學資源如何共享?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及了解他們的學習過程並與學生互動?



資訊科技融入各學科,使教材、教法及教學媒體多元化,改善傳統教學模式與制度已成為中小學資訊教育教學之未來發展方針。學校與教師面臨如何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協助及培養學生資訊生活化的課題:
在數位校園建置架構上著重於數位教材製作及數位學習入口環境兩大部份:


數位教材製作
多媒體教材已漸漸成為教學教材的主流,利用多媒體的呈現方式,可以提昇教學的效果,也使學習經驗變得更愉快。因此數位課程的設計上,應將多媒體元素納入教學檔案中。
教材製作環境除了提供教材製作實質意義外,另一個思考因素為預算考量。學校單位實際狀況下無法滿足每位老師都能配有最新規格的電腦,但多媒體素材編輯又往往需要效能較佳的設備,設立教材製作室集中使用新配發之電腦設備是目前的解決之道。
著眼於未來課程交換與線上自學目的,數位課程應包含基本學習引導檔案。以臺北市數位學習為例,就包含了課程大綱檔、課程內容檔、學習單檔、課後評量題目檔、課後評量答案檔、延伸活動檔等,圖x是數位課程發展的流程範例。為了讓老師能使用最熟悉的資訊工具,數位課程所包含的基本檔案都可以使用Microsoft Word 2003編輯文件檔案,另外,為了讓老師能輕易將多媒體元素融入課程內容檔,Microsoft Producer 則為前端規劃採用的教材製作工具。


製作 eLearning 教材 - Microsoft® Producer for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
串流媒體已經快速成為改善線上教學的主流技術。Microsoft Producer for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 是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 的一項增益集工具。Producer 2003 是使用 Microsoft Windows Media® 技術所建立,使用串流媒體來建立動態的溝通機制。Producer 2003 可以擷取與同步化音訊、視訊、簡報投影片、以及其他元素,以便建立一個豐富式多媒體課程內容,並將其發佈至範圍廣闊的不同位置。如此一來,學生便可以視需要透過學校內部網路、網際網路或 CD 在其電腦上檢視您所製作的課程內容。



數位學習入口環境
教材資源庫

目前教育政策逐漸朝向無標準教科書及注重本位課程之發展,尤其九年一貫的教育方針下,教學並無嚴格的標準教科書規範,因此教材的準備範圍較廣。老師可以透過學校統一建置的教學資源庫,儲存及分享教材資源與經驗,透過協同合作的方式充實可利用的知識寶庫。因此,具入口網站之數位教材資源庫建置成為第二個發展目標。

利用伺服系統的架構,可以讓系統的開發及建置,能在一個已有基礎的條件之下進行,可以讓專案的開發及上線時間縮短,而且若有完整的平台功能,也可以讓使用者可以擁有較周全的伺服系統功能。故伺服系統的引用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可以讓使用者感到滿意。

在選擇伺服系統上,必須要考慮到相當多的因素,包括學校在經費以及人力上的限制,伺服系統是否具有較開放的標準環境,開發的難易度,以及與現有環境的整合難易度等。

Microsoft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提供了教材資源庫架構上完美的支援,包括入口頁,個人化,文件整合管理,全文檢索,版本控制等特色功能。在入口網站中,全新的教材資源庫提供了很多協同整合的功能,例如最新訊息、教材文件庫、搜尋資料、網站、領域討論區、教師分享區、課程展示區等多項功能:


●最新訊息:嵌入學校行政所使用的訊息公告網頁,讓老師進入教材資源庫也可以看到學校行政單位發佈的最新公告。
●教材文件庫:依建置單位所提出的需求作教材資料管理分類,以利老師們在分享與上傳資料時便於歸檔與資料搜尋。
●搜尋資料:提供老師對此內部網站及所設定的外部指定網站資料進行搜尋。並提供一般搜尋與進階搜尋的設計。
●網站:提供常需用到的網站連結管理。依建置單位學程性質提供分類規劃,讓老師可以新增常用的網站連結。
●討論區:為建置單位設計主題討論專區,如教學經驗討論區、教材製作討論區、教學政策討論區、學生心理討論區等。提供老師依討論主題類型發表討論主旨及回覆相關意見。
●教師分享區:提供資料檔案快速交流之溝通區域。老師可將個人網站的資料夾連結設於此區,提供其他老師連結進入其個人網站公用資料夾及相關公用區域。
●課程展示區:數位課程基本檔案製作完成後,老師可使用課程封裝軟體將檔案打包,便於提交給領域管理人在教材資源庫上作審核。課程封裝軟體包含課程資料設定、課程檔案設定、能力指標設定(九年一貫學程使用)、課後評量設定、課程封裝及上傳等幾項程序。老師完成並上傳後的數位課程,經過領域管理人審核通過後,將公佈於此區域。此區為跨領域的課程儲存區,所有領域的課程都可在各領域的教材資源庫課程展示區中被瀏覽。

教材資源庫將Microsoft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的平台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善用到每一個應用環節,並將學習平台的相關功能,與Microsoft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整合在一起,使學員的使用以及入口站的維護,都變得更加便利。


數位教學及學習系統

為了建立一個良好的線上學習平台,了解其中各組件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在管理人員使用的後台管理中,擁有一個好的平台管理環境及教材執行環境是兩大重點。在此要強調的是,架構需可以彈性保有可被擴充的特性,不僅可以增加功能模組,亦可以延伸各模組的功能,所以一定要模組化來架設平台及教材環境。為了保了這種彈性,伺服系統採用SharePoint Technology網站組件(Web Part)來架設系統,使得各項的平台投資可以保有,不會因為封閉的架構設計,而使系統的發展性受限,造成投資的浪費。
我們將學習平台(LM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引入使用,讓系統的建設變得更加快速及完整。我們所規劃的學習管理平台,包括了各項使用模組,如學員管理,課程管理,課後評量,以相關的管理及網站基本互動功能。目的在使學習平台上所具有的基本功能,能讓系統的開發,集中在各校較具特色的開發項目上;例如與教材資源庫的教材整合,支援各校交換的部分等。




從建置層面而言,內容包括以下幾項:

1.建立標準化的學習平台架構
2.整合Microsoft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之教材資源應用模式以及共享教材資料交換平台之課程
3.開發及整合各網站組件(Web Part)的功能
4.將開發完成之網站組件完成分類,並構成Web Part Catalog,以供校內相關網站使用
5.網站組件的主要功能分類為(依導入順序區分):
●課程學習及課程管理組件庫
●學員註冊,學習記錄及學員管理組件庫
●課程互動及學員互動組件庫
●線上班級經營系統
●評量庫使用及管理組件庫

資料來源:http://tncftmm.blogspot.com/2006/07/microsoft.html

 

我的看法:
    我認為教學媒體在未來的各方發展都是無可限量的,唯一受限的是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城鄉的差距及區域整體的整合是其關鍵,如何調整和分配適當的資源,而不會過度或缺乏將會影響導教學媒體的各方發展與運用。所以期望教學媒體是可以在我們的生活與學習成長各方便有更廣的用途,也期待不同區域的人們也可以一同享受這些便利與廣泛的用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